設為首頁 |加入收藏 |英文版
中醫藥養生保健
中醫藥適宜技術
醫療保健
健康常識
 
 
·首頁 < 健康指南
  
老年友善文化丨老年人健康常識,從生活細節做起
添加日期:2021年9月17日       瀏覽次數:1804
  

關愛老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,是我們寶貴的精神傳承,也是人類進步科學發展的前提。所謂“百善孝為先”,在我們源遠流長、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,子女孝順、家庭和睦是重要組成部分,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化表現。尊老愛老并不單單是一個家庭、一個孩子的事,而是需要一個社會、一個國家共同努力!

什么是“老年文化”?

老年文化是指“凡適合老年人參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;凡適合老年人參加的知識型、娛樂型的文化活動;凡以老年人為主要角色,反映他們生活的各種形式的文化產品;凡以社會、家庭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所做出的一切努力”。

為什么要發揚老年友善文化?

1. 從國家層面上:我國已逐漸步入人口老齡化階段。關愛老年人身心健康,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,讓老年人度過幸福、美滿、安詳、健康的晚年,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。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,就是尊重歷史。

2. 從社會層面上: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,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,筑成了社會的生命線,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,需要人們去關愛。

3. 從個人層面上: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。父母養育子女,不僅僅是賦予我們生命,哺育我們成長,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,更是帶我們體會親情,給予我們溫暖,是我們堅定的后盾。子女要珍惜、感恩、孝敬父母,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。

如何促進老年友善文化?

現今,老年人的需求已經不僅限于吃飽穿暖,他們對精神文化生活、物質文化生活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。因此,促進老年友善文化應多層次、多方面、多角度開展。

1.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和社會融入能力。增加老年人的安全感,其一,將養老相關政策落實到位,其二,加強孝道文化輸出。增強老年人的歸屬感,開展終身教育體系,幫助老年人學習當代社會生活及技能,適應不同生命階段過渡期。

2. 重視社會照護服務,為老年人創造更加優異的照護環境。鼓勵市場提供多形式的老年服務,積極培養?迫瞬,規范志愿服務,扶持相關老年社會工作機構。

3. 與時俱進,用“全生命周期”新理念規劃“老年友善型社會”。用新理念看待老齡化社會的實質,重視老年人價值,積極關注老年人的生存及發展需要。當今社會應開展多階段式人生規劃,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計劃。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,身體的機能都在慢慢退化,免疫力逐漸降低,各種各樣的疾病也隨之而來。很多生活中的小細節,一不注意就會給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。掌握一些重要的健康知識,可以讓老年人的生活更有保障。1.積極認識老齡化和衰老

老年人要不斷強化自我保健意識,學習自我監護知識,掌握自我管理技能,早期發現和規范治療疾病,對于中晚期疾病以維持功能為主。

2.合理膳食,均衡營養

老年人飲食要定時、定量,每日食物品種應包含糧谷類、雜豆類及薯類(粗細搭配),動物性食物,蔬菜、水果,奶類及奶制品,以及堅果類等,控制烹調油和食鹽攝入量。建議老年人三餐兩點,一日三餐能量分配為早餐約30%,午餐約40%,晚餐約30%,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。

3.適度運動,循序漸進

老年人最好根據自身情況和愛好選擇輕中度運動項目,如快走、慢跑、舞蹈、太極拳等。上午10~11點和下午3~5點為最佳運動時間,每次運動時間30~60分鐘為宜。

4.及早戒煙,限量飲酒

戒煙越早越好。如飲酒,應當限量,避免飲用45度以上烈性酒,切忌酗酒。

5.保持良好睡眠

每天最好午休1小時左右。如果長期入睡困難或有嚴重的打鼾并呼吸暫停者,應當及時就醫。如使用安眠藥,請遵醫囑。

6.定期自我監測血壓

測前應當休息5分鐘,避免情緒激動、勞累、吸煙、憋尿。每次測量兩遍,間隔1分鐘,取兩次的平均值。高血壓患者每天至少自測血壓3次(早、中、晚各1次)。警惕血壓晨峰現象,防止心肌梗死和腦卒中;同時應當避免血壓過低,特別是由于用藥不當所致的低血壓。

7.定期監測血糖

老年人應該每1~2個月監測血糖一次,不僅要監測空腹血糖,還要監測餐后2小時血糖。糖尿病患者血糖穩定時,每周至少監測1~2次血糖。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應當適當放寬,空腹血糖<7.8毫摩/升,餐后2小時血糖<11.1毫摩/升,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在7.0%~7.5%即可。

8.預防心腦血管疾病

老年人應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控制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。如控制油脂、鹽分的過量攝入,適度運動,保持良好睡眠,定期體檢,及早發現冠心病和腦卒中的早期癥狀,及時治療。


9.關注腦卒中早期癥狀,及早送醫

一旦發覺老年人突然出現一側面部或肢體無力或麻木,偏盲,語言不利,眩暈伴惡心、嘔吐,復視等癥狀,必須撥打“120”,緊急送到有條件的醫院救治。

10.重視視聽功能下降

避免隨便挖耳;少喝濃茶、咖啡;嚴格掌握應用耳毒性藥物(如慶大霉素、鏈霉素等)的適應證;力求相對安靜的生活環境。聽力下降嚴重時,老年人要及時到醫療機構檢查,必要時佩戴助聽器。定期檢查視力,發現視力下降及時就診。

11.重視口腔保健

堅持飯后漱口、早晚刷牙,合理使用牙線或牙簽;每隔半年進行1次口腔檢查,及時修補齲齒孔洞;及時鑲補缺失牙齒,盡早恢復咀嚼功能。

12.預防跌倒

老年人90%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。平時應當保持適度運動,佩戴適當的眼鏡以改善視力,避免單獨外出和擁擠環境,室內規則擺放物品,增加照明,保持地面干燥及平整。

13.預防骨關節疾病和預防骨質疏松癥

注意膝關節保暖,避免過量體育鍛煉,盡量少下樓梯,控制體重以減輕下肢關節壓力。增加日曬時間。提倡富含鈣、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,通過步行或跑步等適度運動提高骨強度。

14.預防壓力性尿失禁

注意改變使腹壓增高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,如長期站立、蹲位、負重、長期慢性咳嗽、便秘等。

15.保持良好心態,學會自我疏導

一旦發覺老年人出現失眠、頭痛、眼花、耳鳴等癥狀,并且心情壓抑、郁悶、坐臥不安,提不起精神,為一點兒小事提心吊膽、緊張恐懼,對日;顒尤狈εd趣,常常自卑、自責、內疚,處處表現被動和過分依賴,感到生活沒有意義等或心情煩躁、疲乏無力、胸悶、睡眠障礙、體重下降、頭暈頭痛等抑郁癥早期癥狀,要及時就診,請?漆t生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和藥物治療。

16.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發展

阿爾茨海默病多數起病于65歲以后,主要表現為持續進行性的記憶、語言、視空間障礙及人格改變等。老年人一旦出現記憶力明顯下降、近事遺忘突出等早期癥狀,要及早就診,預防或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發展。

17.合理用藥

用藥需嚴格遵守醫囑,掌握適應證、禁忌證,避免重復用藥、多重用藥。不濫用抗生素、鎮靜睡眠藥、麻醉藥、消炎止痛藥、抗心律失常藥、強心藥等。不輕易采用“秘方”“偏方”“驗方”“新藥”“洋藥”等。用藥期間出現不良反應可暫時停藥,及時就診。&#8194;&#8194;

18.定期體檢

老年人每年至少做1次體檢,積極參與由政府和大型醫院等組織的普查,高度重視異常腫塊、腸腔出血、體重減輕等癌癥早期危險信號,一旦發現異常應當去腫瘤?漆t院就診,發現癌癥要去正規醫院接受規范化治療。早發現、早干預慢性疾病,采取有效干預措施,降低疾病風險。保存完整病歷資料。

19.外出隨身攜帶健康應急卡

卡上注明姓名、家庭住址、工作單位、家屬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,患有哪些疾病,可能會發生何種情況及就地進行簡單急救要點,必要時注明請求聯系車輛、護送醫院等事項。

20.積極進行社會參與

結合自身情況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體育健身、文化娛樂等活動,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
愿所有老年人老有所養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安、老有所樂、老有所學、老有所醫、老有所教、老有所為,共享幸福、美滿的晚年。



 
版權所有:應城市中醫醫院 備案號:鄂ICP備07005482號
地址:湖北省應城市大智路6號  技術支持:應城市中醫醫院信息科
鄂公網安備 42098102000012號
色又黄又爽18禁免费网站现观看